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信息化在提高中小企业办事效率的作用上,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加大。其中,速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通过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来提升信息的加工速度;数量的加大主要体现为信息系统可以存储、处理的数据远远大与传统工具能够处理的数值,并且能过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这两个特点,使得企业信息化能够实现传统工具无法实现的复杂的、大量的加工处理过程,从而使小企业也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加工速度的需求,提高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十分突出。
第一,信息化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小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第二,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打破中小企业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局。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第三,信息化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信息化还能使中小企业加快产品制造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企业OA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人事关系管理系统(HR)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第五,信息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第六,信息化的应用可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总之,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要走充满活力、持续的发展的道路,就要早日做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中服软件